第七回 双雄斗箭

A+ A- 吹灯 听书
湖光农场与湘西旧情—金庸生平新考   | 金庸与湘西:牛阿曾回应查玉强

  李萍本与段天德同在一起,只见众败兵犹如潮水般涌来,东边一冲,西边一撞,段天德已不知去向。李萍拨转马头,拼命往人少处驰去,幸而人人只求逃命,倒也无人伤她。

  她驰了一阵,只觉腹中阵阵疼痛,再也支持不住,一个筋斗撞下马来,就此晕了过去。过了良久良久,悠悠醒来,昏迷中突然听见一阵阵婴儿啼哭的声音,李萍起初尚迷迷糊糊的茫然不觉,不知自己是已归地府,还尚在人间,但儿啼声越来越响,她身子一动,忽觉胯间暖暖的似乎有一物。这时大雪初停,一轮明月从云间钻了出来,她斗然醒觉,不禁失声痛哭,原来腹中胎儿已在战乱中诞生出来了。

  她疾忙坐起,抱起孩儿,见是一个男孩,喜极流泪,当下用牙齿咬断脐带,贴肉抱在怀中。月光下只见这孩子眉清目秀,啼声洪亮,面目依稀是亡夫郭啸天的模样。一个人在危难之中,竟不知从哪里生来一股神异耐力,李萍雪地产儿,本来非死不可,然而竟自挣扎着爬起,在沙地里挖了一个浅坑,母子俩躺在里面,以蔽风寒,战场上受伤垂死战士的悲哭,胡马的哀呜,一阵阵随风送来。

  李萍在沙坑中躲了一天两晚,到第三天上午,实在饿得熬不住了,鼓勇出去,遍地都是死人死马,惨不忍睹,黄沙白雪之中,抛满刀枪弓箭,环首四望,竟无一个活人。李萍从死兵身上找到一些干粮吃了,设法生了火,割了一块马肉烤了起来。好在朔风之中,尸体不会腐烂,她以马肉为生,在战场中挨了七八天,精力恢复,抱了孩子,信步往东走去,行了数日,地下草木渐多,正行之间,突然呼的一声,一枝箭从头顶飞过,

  李萍大吃一惊,紧紧将孩子抱在怀里,只见前面两骑奔驰而来,大声喝问。李萍将遇到两军交战,雪地产儿的事说了,自己的身世却隐去不提。

  那两人是蒙古牧民,心地很是良善,虽然不懂她的言语,但见她孤苦,就邀她到蒙古包里饱餐了一顿,好好睡了一觉。蒙古人以游牧为生,赶了牲口东西迁徙,追逐水草,所以没有固定的居屋,用毛毡搭成帐蓬以蔽风雨,这就称为蒙古包了。这群牧民离开时留下了三头小羊给她。

  李萍含辛茹苦,胼手胝足,在大漠之中熬了下来。她在水草旁用树枝搭了一所茅屋,一面畜养牲口,一面将羊毛纺条织绒,与过路的牧人交换粮食。匆匆数年,孩子已经六岁了。李萍依着丈夫遗言,替他取名为郭靖。这孩子生得筋骨强壮,聪明伶俐,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,这在蒙古人原也不足为奇。

  这时正是三月阳春,天日渐暖,郭靖骑了一匹小马,带了他心爱的牧羊犬出去牧羊。中午时分,空中忽然飞来一头大鹰向羊群猛扑下来,一头小羊受惊,向东疾奔出去。郭靖连声呼喝,那小羊却头也不回的急奔,他忙骑上小马追去,一直追了七八里,才将小羊赶上,正想牵了小羊回来,突然间前面传来一阵隐隐的轰轰之声。郭靖吃了一惊,在他小小的心中,也不知那是什么,心想或许是打雷,只听轰轰之声愈来愈响,过了一会,又听见轰轰之声中夹着阵阵人喧马嘶。

  郭靖从未听见过这种声音,心里害怕,忙牵了小马小羊,走上一个土山,钻在灌木丛里,躲好了身子后再探出头来。只见远处尘土蔽天,无数军马排队而至,指挥官发号施令,排列成阵,东一队,西一队,不计其数。兵将们有的头上缠了白色头巾,有的插了五色翎毛。郭靖这时不再害怕,看得很有趣味。

  又过一阵,忽听身后号角声响,几排兵马冲出来,当先的将军是个瘦长青年,身上披了红色斗篷,高举长刀,领头冲锋,双方兵马接近,混战起来。攻过来的兵马人数很少,虽然勇敢,但不久就抵敌不住,退了下去,后面又有援兵抵达,只打得杀声震天,眼见攻来的兵马又要支持不住,忽然数十支号角齐声吹动,一阵急鼓,进攻的军士齐声欢呼:“铁木真大汗来啦!大汗来啦!”各人一面战斗,一面向东南方张望。

  郭靖站在土山之上,也顺着各人的眼光望去,只见一队人马急驰而来,队中举起了一个高杆,上面挂着几丛白毛。欢呼声由远而近,进攻的兵马斗然间勇气百倍,先到的兵马阵脚登时散乱。

  那高杆直向土山移来,郭靖连忙缩进灌木深处,这一双光溜溜的小眼仍在往外望,只见一个头戴铁盔,下颏生了一丛褐色胡子的将军纵马上了土山,眼睛一转,精光四射。他骑在马上凝望山下战局,身旁有十余名随从。过了一会,那身披红色斗篷的少年将军纵马上山,叫道:“父王,敌人人数多,咱们退一下吧!”铁木真这时已看清楚双方形势,低沉了嗓子道:“你带万人队向东败退!”他双眼望着双方兵马交战,口中说道:“木华黎,你与二王子带万人队向西败退。博尔术,你与赤老温带万人队向北败退。忽必来,你与速不台带万人队向南败退。见这里大纛高举,号角吹动,一齐回头冲杀。”各个将军齐声答应,下山率领队伍,片刻之间,蒙古兵四下逃散。

  敌兵齐声欢呼,见到铁木真的白毛大纛竖在山上,四下里都大叫起来:“活捉铁木真!活捉铁木真!”密密麻麻的兵马,争先恐后的向土山涌来,都不去理会逃散的蒙古兵卒。铁木真站在中央,凛然不动,十余名劲卒举起铁盾,在他四周挡住射来的弩箭,铁木真的义弟忽都虎与猛将者勒米率领了五千精兵守在土山周围,箭射刀砍,死守不退。刀光剑影中杀声震天,郭靖瞧得又是兴奋,又是害怕。

  激战了一个多时辰,五千精兵已伤亡了一千余名,但敌兵也被他们杀伤了数千名。眼见东北角敌兵攻得尤其凶猛,渐渐要抵挡不住,铁木真的第三子窝阔台随在父亲身旁,很是焦急,问道:“爹爹,可以举纛吹号了么?”铁木真双眼如鹰,一瞬也不瞬的望着山下敌兵,低沉了嗓子道:“敌兵还没有疲!”

  这时东北角上的敌军调集了重兵猛攻,竖了三杆黑纛,显然是有三名大将在那里督战,蒙古兵逐渐后退。者勒米奔上土山,叫道:“大汗,孩儿们挡不住啦!”铁木真怒喝:“挡不住?你夸什么英雄好汉?”者勒米脸上斗然变色,从军士手中抢了一柄大刀,荷荷狂叫,冲入敌阵,杀开一条血路,直冲到黑纛前面。敌军主将见他来得凶猛,勒马退开。者勒米手起刀落,将三名持纛大汉一一砍死,抛下大刀,双手捧住三杆黑纛回上土山,倒转了插在土中。敌军见他如此悍勇,尽皆骇然,蒙古兵欢呼回头,将东北角上的缺口又堵住了。

  又战了一个多时辰,西南角上敌军中忽有一名黑袍将军越众而出,箭无虚发,接连将蒙古兵射倒十余人。两名蒙古将官持矛冲向前去,被他嗖嗖两箭,都倒撞下马来。铁木真夸道:“好箭法!”话声未毕,那黑袍将军已冲近土山,弓弦响处,一箭正射在铁木真颈上,接着又一箭,直向铁木真肚腹上射来。

  铁木真左颈虽然剧痛,但他身经百战,神智不乱,一提缰绳,坐骑倏地人立,这一箭劲力好大,从马胸插入,直穿没羽,那马扑地倒了,蒙古军见主帅中箭落马,人人大惊失色。敌军乘势呐喊,千军万马如潮水般冲杀上来。

  忽都虎在西边指挥队伍,只打得箭尽枪折,只得退了回来,者勒米红了眼,叫道:“忽都虎,像兔子般的逃跑么?”忽都虎笑道:“谁逃呀,我没了箭!”铁木真倒在地下,从锦箭袋里抽出一把利箭掷给了他。忽都虎张弓搭箭,连射三箭,对面黑纛下一名将军中箭落马,忽都虎猛冲下山,抢过骏马,回上山来。铁木真喝道:“好兄弟,真有你的!”忽都虎全身大汗,低声道:“咱们可以举纛吹号了么?”铁木真用手按住头颈里的创口,鲜血从手掌里直流出来,说道:“敌军还没疲,再支持一会。”忽都虎跪了下来,求道:“咱们甘愿为你战死,但大汗你玉体要紧。”铁木真奋力上马,叫道:“大家死守土山!”挥动长刀,劈死了三名冲上土山的敌兵。敌军忽见铁木真重行上马,不禁气为之夺,败退下山,攻势顿缓,铁木真见机不可失,叫道:“举纛,吹号!”蒙古兵齐声欢呼,白毛大纛高高竖起,号角呜呜吹动,四下里喊声震天,一排排蒙古精兵整整齐齐的冲了过来。

  敌军人数虽多,但都聚集在土山四周围攻,外围的兵卒一败,中间你推我挤,乱成一团。那黑袍将军见势头不对,大声喝令约束,但阵势已乱,军无斗志,不到两个时辰,大军被杀得冰消瓦解,大股歼灭,小股逃散。那黑袍将军骑了一匹黑马,落荒而逃。

  铁木真叫道:“抓住这贼子的,赏黄金十斤!”数十名蒙古健儿大呼追去。但那黑马脚力好快,赶了一阵,数十名追兵已是有的上前,有的落后。那黑袍将军箭无虚发,当者落马,一口气射倒了十余人。其余的人缓得一缓,被他催马疾奔,竟尔逃去。郭靖躲在树丛中遥遥望见,对那黑袍将军好生钦仰。

  这一仗铁木真大获全胜,把世仇泰亦赤兀部歼灭了一大半,从此不足为患,将士们欢声动地,拥着铁木真收兵凯旋。

  郭靖待大众走远,清理战场的士卒也因天黑归去,这才从树丛中溜将出来。回到家里时已是半夜,母亲正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,不知如何是好,见儿子回来,喜从天降。郭靖把刚才所见说了一遍。李萍见他说得眉飞色舞,毫无惧色,心想孩子虽小,终是将门之后,性子大有父风,不禁又喜又悲。

  第三日早上,李萍拿了手织的两条毛毡,到三十里外的一个市集去换粮食,郭靖自在门外放牧牛羊,想起前日在土山上所见的恶战,觉得好玩之极,举起赶羊的鞭子,骑在马背上使将起来,口中大声吆喝,驱赶羊群,俨然自以为是个大将军领兵打仗一般。正玩得高兴,忽听得东边马蹄声响,一骑马一溜烟般直驰而来,马背上一人俯首伏在马鞍上。那马奔到郭靖跟前,慢慢停步,马上那人抬起头来,郭靖吓了一跳,不禁惊叫出声。

  只见那人满脸又是泥沙,又是血污,正是前日所见的那个黑袍将军。他左手拿着一柄刀头已断的半截马刀,刀上凝结了紫红色的血渍,力杀追敌的弓箭却已不知去向,想是那日逃脱后又曾遭遇过敌人,他右颊上老大一个伤口,不住流血,马腿上也受了伤,鲜血直流。那将军身子摇晃,眼中布满红丝,嘶哑了声音叫道:“水,水……快给水!”

  郭靖忙到水缸里去掏了一碗清水,那人夹手夺过,骨都骨都全喝了下去,说道:“再拿一碗来!”郭靖又去掏了一碗,那人喝到一半,脸上血水滴在碗里,半碗清水全成红色。那人哈哈一笑,忽然脸上筋肉扭动,一个倒栽葱跌下马来,晕死了过去。

  郭靖大声惊呼,不知如何是好。过了一阵,那人悠悠醒来,叫道:“好饿,好饿!”郭靖拿了几块羊肉给他吃了。那人一顿大嚼,登时精神勃勃,一骨碌跳起来,叫道:“好兄弟,多谢你!”从手腕上褪下一只又重又粗,黄澄澄的金镯来,递给郭靖道:“给你!”郭靖摇摇头道:“妈妈说的,应该帮助客人,不可要客人东西。”

  那人一怔,哈哈大笑,叫道:“好孩子,好孩子!”撕下半幅衣襟,包扎好自己脸上与马腿上的伤口,突然东边隐隐传来马蹄声响,那人满脸怒容,喝道:“哼,竟是放不过老子!”两人向东遥望,见远处尘土飞扬,人马不计其数,正向这里奔来。那人道:“好孩子,你家里有弓箭么?”郭靖道:“有!”转身入内。那人听了,脸露喜色,只见郭靖拿了自己所用的小弓小箭出来,那人哈哈笑了一声,随即眉头一皱,道:“我要与人打战,要大的!”郭靖道:“大的就没有!”

  这时追兵愈来愈近,远远的已望见旗帜的晃动。郭靖道:“你一个人打他们不过,还是躲起来吧!”那人道:“躲在哪里?”郭靖向屋后的干草堆一指,道:“我一定不说出来。”那人当机立断,知道自己虽可支持,但坐骑受伤,在大漠之上必定奔逃不远,在这里躲藏虽然危险,但此外再无第二道路,叫道:“好,我把性命交给你啦!你把我的马赶开。”说着钻进了干草堆中。

  郭靖刷刷两鞭,那黑马纵蹄狂奔,跑得远远的才停下来吃草。郭靖骑了小马,在草地里闲走。

  过不多时,大队人马奔到了郭靖家前,见远处有一个孩子,两名军士骑马奔来,向郭靖喝问:“喂,孩子,你见到一个骑黑马的汉子么?”郭靖道:“见到的呀!”一名军士道:“在哪里?”郭靖向西边一指道:“过去很久了。”领队的人听不见他们说些什么,高声喝道:“带过来!”那两名军士道:“见大王子去!”拉着他小马的缰绳,将他带到屋前。

  郭靖打定了主意:“我只是不说。”只见无数蒙古战士,拥卫着一个身披红色斗篷的瘦长青年。郭靖记得他的脸孔,那天曾领兵力战,士卒个个听他号令,原来竟是大王子。他大声喝问:“小孩怎么说?”两名军士把郭靖的话说了,那大王子凝目四望,突然见到那匹黑马在远处吃草,低沉了声音道:“是他的马么?去拉来瞧瞧。”他话刚说完,十名蒙古兵分成五组,从五个不同的方向朝黑马围去。待那黑马惊觉,昂头想逃,已经没了去路。大王子见了牵过来的黑马,哼了一声道:“这不是哲别的马么?”众军士齐声道:“正是!”

  大王子马鞭刷的一声,在郭靖的小脑袋上抽了一下,喝道:“他躲在哪里?小鬼,别想骗我!”

  哲别躲在干草堆里,手握长刀,眼见郭靖吃了一鞭,额上登时起了一道殷红的血痕,心中突突乱跳。他知道这人是铁木真长子术赤,生性残酷狠辣,心想这孩子一定会受不住恐吓而说了出来,那只有跳出来决死一拼了。

  郭靖痛得要哭,却拼命忍住眼泪,昂头道:“你为什么打我?我怎么知道他躲在哪里?”术赤怒道:“你还倔强!”刷的又是一鞭,郭靖哭叫起来:“我不知道,我不知道!”

  这时众兵丁已在郭靖家中搜查一遍,两名军士挺着长矛往干草堆里乱刺。郭靖见他们正要刺到哲别藏身的所在,忽然向远处草堆一指,叫道:“那里什么东西在动!”众人回头一瞧,过了半晌,并无动静,那两名军士却忘了再到干草堆里去攒刺。术赤道:“坐骑在这里,他一定不会逃远。小鬼,你说不说?”刷刷刷,接连又是三鞭。突然间远处号角声响,众军士道:“大汗来啦!”术赤住手不打,调马迎了上去,众军士拥着铁木真驰来,术赤迎上去叫了声:“爹爹!”

  原来铁木真被哲别这一箭射得伤势极重,在激战时强行忍住,收兵之后,竟痛晕了数次。大将者勒米和铁木真的三子窝阔台轮流用口吸吮他创口瘀血,或咽或吐。众将士与他的四个儿子在床边守候了一夜,到第二日清晨,方脱险境。蒙古兵侦骑四出,大家立誓要抓住哲别,将他用四马裂体,乱刀分尸,替大汗报那一箭之仇。第二日傍晚,一小队蒙古兵终于遇上哲别,却被他杀伤数人逃脱,但哲别自己也受了伤。铁木真得讯,先派长子追赶,自己再亲率次子察合台,三子窝阔台,幼子拖雷一起赶来。

  术赤向黑马一指道:“爹爹,找到那贼子的黑马啦!”铁木真道:“我不要马,要人!”术赤道:“是,咱们一定能找到。”奔回到郭靖面前,拔出腰刀,在空中虚劈两刀,喝道:“你说不说?”

  郭靖被他打得满脸是血,反而更加倔强,不住叫:“我不说,我不说!”铁木真听这孩子说话天真,不说“不知道”而说“我不说”,那他必是知晓哲别的所在,于是低声对三子窝阔台道:“你骗他说出来。”

  窝阔台笑嘻嘻的走到郭靖面前,从自己头盔上拔下两根金碧辉煌的孔雀翎毛,拿在手里笑道:“你说出来,我把这个给你。”郭靖仍道:“我不说。”铁木真的二子察合台道:“放狗!”他的随从军士当即从后头牵了六头巨獒过来。

  原来蒙古人最爱打猎,凡是将军贵族,必定畜养名种的猎犬猎鹰,察合台尤其爱狗,他就在出师打猎时,也把六头巨獒带在身边,这时放将出来,先命六犬环绕着黑马周围一阵乱嗅,然后找寻哲别藏身的处所。

  郭靖与哲别本无特别感情,但一来前日见他在战阵英勇异常,不禁钦佩,二来被术赤打了这几鞭之后,心里怒极,宁死也不肯屈服,口里唿哨一声,呼出自己的牧羊犬来。这时察合台的六犬已快嗅到干草堆前,那牧羊犬听了郭靖的号令,守在草堆之前,不许六犬过去,察合台一声呼叱,六头巨犬同时扑了过去,一时犬吠之声大作,七头狗狂吠乱咬的打了起来。那牧羊犬身形既小,又是以一敌六,转瞬间就被咬得遍体鳞伤,可是它十分勇敢,竟自不退,负隅死战。郭靖一面哭,一面呼喝着鼓励自己爱犬力战。

  术赤大怒,举起马鞭又是刷刷数鞭,打得郭靖痛彻心肺,他满地打滚,滚到术赤身边,忽地跃起,抱住他的右腿,狠狠咬住。术赤用力一抖,哪知这孩子抱得紧极,竟自抖不下来,察合台、窝阔台、拖雷三人见了兄长的狠狈样子,都哈哈大笑起来。

  术赤胀红了脸,刀光一闪,长刀往郭靖头顶砍了下去。眼见这孩子就是身首异处之祸,突然草堆中一柄断头的马刀疾伸出来,当啷一声,两刀相交,术赤只觉手里一震,险险把捏不定,众军士齐声呼叫,哲别已从草堆里跃了出来。他左手将郭靖一扯,拉到身后,冷笑道:“欺侮孩子,不害臊么?”众军士刀矛齐举,围在哲别的身边。哲别见无可抵挡,抛下了手中马刀。术赤上去当胸一拳,哲别并不还手,喝道:“快杀我!”随即低沉了声音道:“可惜我不能死在英雄好汉手里!”

  铁木真道:“你说什么?”哲别道:“要是我在战场上被胜过我的好汉子杀了,那是死得心甘情愿,现在却是大鹰落在地下,被蚂蚁咬死!”说着圆睁双眼,猛喝一声。察合台的六犬已把牧羊犬压在地下乱咬,斗然间见他如此神威,吓得跳起身来,尾巴夹在后腿之间,畏畏缩缩的逃开。

  铁木真身旁闪出一人,叫道:“大汗,别让这小子夸口,我来斗他。”铁木真一看,原来是自己倚为左右手的大将博尔术,心中大喜,道:“好,你跟他比比。”

  博尔术上前数步,喝道:“我一个人杀你,叫你死得心甘情愿。”哲别见他身材魁梧,声音洪亮,喝道:“你是谁?”博尔术道:“我是博尔术,你没听见过么?”哲别心中一凛:“早听说博尔术是蒙古人中的英雄,原来是他。”横目斜视,哼了一声。

  铁木真道:“你自恃弓箭了得,人家叫你做哲别,那你就和我这好朋友比箭吧。”原来在蒙古语中,“哲别”两字是“神箭手”的意思。哲别本来另有名字,但因他箭法如神,人人叫他哲别,他的真名反而无人知晓了。哲别听铁木真叫博尔术为“好朋友”,叫道:“你是大汗的好朋友,我先杀了你。”蒙古军士听了,都哈哈大笑起来,须知博尔术武艺精熟,所向无敌,威名扬于大漠,大家听哲别说要杀他,那真叫做不自量力了。

  当初铁木真未成为蒙古人首领时,被仇敌泰亦赤兀部人捉去,头颈里套了木枷。泰亦赤兀部众在斡难河滨宴会,一面喝酒,一面辱骂铁木真,准备恣意侮辱他之后,再加杀害。后来与宴的人众散了,铁木真用枷头打晕了看守他的人,逃到树林之中。泰亦赤兀人挨户搜查,有一个青年名叫赤老温的不怕危险,仗义留他,将他木枷打碎,放在火里烧毁,把他藏在一辆装羊毛的大车之中。搜查的人在赤老温家里到处查抄,查到大车前,拉去了一些羊毛,快要露出铁木真的脚了,赤老温的父亲情急智生,说道:“这样大热天,羊毛里怎么能藏人?”这时正是盛暑,人人汗下如雨,追捕的人见他说得有理,这才放过不搜。

  铁木真逃得性命后狠狈之极,与他母亲弟弟靠捕杀野鼠为食过活。有一天,他养的八匹白马又被一群盗贼偷去,铁木真单身去追,遇到一个青年在挤马奶,铁木真问起盗贼的消息。那青年就是博尔术,他说:“男儿的苦难都是一样,我和你结成朋友。”两人骑马一起追赶,追了三天,赶上盗马的部落,两个人箭无虚发,杀败数百名敌人,把八匹马夺回。铁木真要把马分给他,问他要几匹,博尔术道:“我为好朋友出力,一匹马也不要。”从此两人一同创业,铁木真一直叫他做好朋友。博尔术和赤老温两人并为蒙古的开国四大功臣之一。这是先前之事,暂且不表。

  且说铁木真知道博尔术的武艺,把腰里弓箭递给了他,随即跳下马来,说道:“你骑我的马,用我的弓箭,就算是我射杀了他。”博尔术道:“遵命!”左手持弓,右手拿箭,跃上铁木真的白口宝马。铁木真对窝阔台道:“你把坐骑借给哲别。”窝阔台道:“便宜了他。”一名亲兵将马牵给哲别。

  哲别跃上马背,向铁木真道:“我已被你围住,你既放我与他比箭,我不能不知好歹,与他平比。我只要一张弓,不用箭。”博尔术怒道:“你不用箭?”哲别道:“不错,我一张空弓也能杀得了你!”

  蒙古众军又大声鼓噪起来:“这家伙好会吹大气。”

  博尔术在阵上见过哲别的本事,知他箭法了得,却也不敢怠慢,两腿一夹,胯下的白口宝马拨剌剌的跑了出去。这匹马奔跑迅速,久经战阵,接战时乘坐的人双腿稍加示意,即能进退自如,铁木真向来十分喜爱,即如博尔术他这种爱将,也是第一次乘坐。

  哲别见对手马快,当下勒马反走,博尔术弯弓搭箭,嗖的一声,一箭往哲别颈口射来。哲别身子一偏,眼明手快,一手抓住了箭羽。博尔术心中一惊,又是一箭。哲别听得箭声,知道来势甚急,不能手接,身子一矮,伏在鞍上,那箭从头顶擦了过去。他一面纵马,一面仰身,哪知博尔术有一手连珠箭技,嗤嗤两声,接着从两侧射来,哲别万料不到对方如此厉害,猛地溜下马鞍,右足钩住蹬子,身子几乎着地,那坐骑跑得正急,把哲别拖得犹如一双傍地飞舞的鹞子一般。他腰里一扭,身子刚转过一半,一箭向博尔术腹肚上射去,随即又翻上马背。

  博尔术喝一声:“好!”觑准来箭,也是一箭射出,双箭箭头相撞,但余势不衰,斜飞出去,都插在沙地之中。铁木真与众人都不禁喝了声彩。

  博尔术虚拉一弓,待哲别往右边一闪,突然一箭向右射去。哲别左手拿弓轻轻一拨,那箭落在地下,博尔术连射三箭,都被他躲了开去。哲别纵马疾驰,突突俯身,在地下检起了三枝羽箭,搭上弓回身一箭。博尔术要显本事,一跃身站在马背,一脚把那箭踢飞,跟着居高临下,一箭猛射来,哲别催马旁闪,射出一箭,喀喇一声,把博尔术那箭的箭杆一断为二。

  博尔术心想:“我有箭而他无箭,到现在仍打个平手,如何能报大汗之仇?”心中焦躁起来,连珠箭发,嗖嗖嗖的不断射去,众人瞧得眼都花了,哲别东闪西避,无奈箭来如飞,又多又快,突然左肩一疼,竟自中了一箭,众人欢声齐呼。

  博尔术大喜,正要再射数箭,结果他的性命,伸手往箭袋里一摸,却摸了个空,原来刚才一轮连珠急射,竟把铁木真交给他的羽箭都用完了。博尔术上阵向来携箭极多,这次用的是大汗自用的弓矢,激斗之中,竟依着平时自己习惯使用,忘了箭数有限,这时发现箭已用完,吃了一惊,疾忙回马,俯身去拾地下箭枝。

  哲别瞧得亲切,嗖的一箭,正射中在他后心之上,旁观众人惊叫起来,但说也奇怪,这一箭虽然劲力奇大,把博尔术撞得一阵疼痛,但竟透不进去,滑在地下。博尔术顺手将箭拾起,一看之下,那箭头竟是被哲别拗去了的,看来他是故意饶了自己一命,他翻上马背,叫道:“谁要你卖好,有本事就射死我!”哲别道:“哲别向来不饶敌人,刚才这一箭叫做一命换一命!”

  铁木真见博尔术背上中箭,心里一阵酸痛,后来见他竟未被射死,不禁大喜,听哲别如此说,忙道:“好,大家别比了,他一命换你一命。”哲别道:“不是换我的命。”铁木真道:“什么?”哲别向站在屋门口的郭靖一指道:“换他的性命。求大汗别难为这个孩子,至于我。”他眉毛一扬道:“我射伤大汗,罪有应得,你来吧!”伸手拔下肩上那枝箭来,血淋淋的搭在弓上。

  这时博尔术的部下早已呈上了数十枝箭,博尔术道:“好,咱们再比过。”嗖嗖嗖嗖,一阵连珠急射,哲别见来势甚急,一个蹬里藏身,钻到马腹之下,觑得亲切,一箭往博尔术肚上射来。博尔术所乘的是铁木真的白口名驹,见箭疾到,不待主人拉缰,往左一闪。哪知哲别这一箭势劲力疾,非比平常,噗的一声,正插入那名驹的脑袋之中,那马登时滚到在地。

  博尔术卧在地下,怕他追击,反身一箭,将哲别手中画弓的弓杆劈为两截。哲别失了武器,只得纵马曲曲折折的跑奔闪避,蒙古众军士齐声呐喊,为博尔术助威,博尔术心想:“此人真是一条好汉子!”不禁起了英雄惜英雄之心,不欲伤他性命,搭箭上弓,对准他的咽喉,准头稍偏,一箭飞去,真是将军神箭,那箭从哲别喉头擦过,鲜血直流。哲别大吃一惊,心想:“今日毕命于这里了!”

  博尔术又抽一枝箭搭在弓上,转头对铁木真道:“大汗,饶了他吧!”铁木真爱惜哲别神勇,叫道:“你还不投降吗?”哲别望着铁木真威风凛凛的神态,心里不禁折服倾倒,跳下马来,跪倒在地。铁木真哈哈大笑,道:“好好,以后你跟着我吧!”

  蒙古人表达内心感情,多喜唱歌,哲别拜伏在地,唱了起来:“大汗饶我一命,以后赴汤蹈火,我也愿意。横断黑水,粉碎岩石,扶保大汗。征讨外敌,挖取人心!叫我到哪里,我就到哪里。”

  铁木真大喜,取山两块金子,赏给博尔术一块,给哲别一块。哲别谢了,道:“大汗,我转送给这个孩子,可以么?”铁木真笑道:“是我的金子,我爱给谁就给谁。是你的金子,你爱给谁就给谁。”哲别拿金子送给郭靖,郭靖仍是摇头不要,说道:“妈妈说的,要帮助客人,不可贪图金钱。”铁木真本就喜爱这孩子的风骨,听了他这几句话,更是高兴,对哲别道:“回头你带这孩子到我这里。”率领队伍,向来路去了,几名随从军士把那匹白口名驹的尸体放在两匹马上,跟在后面。

  哲别死里逃生,得投明主,十分高兴,躺在草地上休息,等李萍从市集回来后,说明经过。李萍听了,心想儿子如一生在草原牧羊,如何能报父仇,不如到军中多加历练,图个机遇。当下母子两人随同哲别到了铁木真军中。